“产品跨越大洋的那一刻,我们的信誉就烙在每一颗铆钉里。”这是中车眉山紧固件公司海外组项目经理付琼常挂在嘴边的话。四年来,这位文科出身的“铁娘子”用4500份海外订单100%准时交付的纪录,在机械轰鸣声中书写着中国制造的传奇。
付琼在核对报关数据
付琼笃信“完美比完成更重要”,用她独有的细致和坚毅,直面年均千余份海外订单和数亿件产品的交付压力。她为保证货品准确率和交货准时率,建立起“全流程动态追踪”工作法,积极运用跨部门协作机制,全程跟踪生产排期、质量检验、物流调度、包装发运等环节,让所有订单履约过程一目了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大年初九下午5时,付琼邮箱收到一封邮件:印度客户急需一批产品,必须赶在船期前运达。她马上联系生产与质量等部门,开始了连夜的沟通……
连续三个夜晚,这个单薄的身影穿梭在车间与实验室之间。在接下来的三周里,她持续跟踪产品生产进度,当最后一托货物装上车时,已经是凌晨2时,看着出发的车辆,付琼的眉头总算舒展开了。
“要说印象最深的一次交货经历,还得是在去年夏季的发货现场。”付琼说。
去年7月,持续40℃高温炙烤着发货场,付琼的工装每天要被汗水浸透三次。面对客户对于新产品的新要求,她在烈日下发明了“三维追溯法”。
“小张,新厂房的那批货为什么还是老包装?”她拦住入库员,发丝间的汗水在验货单上洇开墨迹。
“这批货有些是之前入库……”
“根据客户新的要求,所有的托盘必须加四条打包带,并且标签按照最新要求。”她拿起手机,找出客户发出的邮件,“立刻拆掉旧包装,重新打包,标签也按照客户最新的要求,便于识别。”
如今,她的“项目名称+订单号+托号”三维追溯方法,可以迅速对地球另一端的客户进行答复。当澳大利亚客户因台风导致货物倒塌时,凭借托盘级追溯编码,快速完成产品的精准补发。“这套系统就像给每批铆钉办了护照。”付琼抚摸着货架上的货物笑道。
除了在现场外,每一次报关数据的准确录入,每一份申报文件的按时提交,都是付琼亲手操作。作为“铁娘子”,她以毫米级的匠心诠释中国制造的精神内核,用“零误差”的交付标准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中国制造的信誉标杆。
(四川工人日报 刘聪 张亮 文/图)
来源:中工网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