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共青团中央发布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公示,来自包头的中国二冶集团焊工高磊榜上有名。

这枚奖章的含金量有多足?
全国几亿青年,能上这份榜单的只有30人,而在高磊名字前面的是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兴兴等人。
开挂的人生从包头职校开始
高磊,1998年出生。只有27岁的他,已经是中国冶金科工集团首席技师、高级工程师。
2014年,16岁的高磊从老家巴彦淖尔市来到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学习焊接技术。
在很多对职业教育有偏见的家长眼里,高磊是一个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不会有什么远大未来。但他开挂般的人生恰恰从此开始。
在包头晚报的一篇报道中,高磊回忆第一次走进学校实训车间,荣誉墙上挂满了优秀毕业生的比赛成果。高磊说:“我知道在包头、在我们学校有很多厉害的技术人才,但没想到这么厉害。”这也让年轻的他暗下决心。
此后,高磊认真钻研焊接技能,2017年升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在校期间,经过层层选拔,他代表包头参加并荣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焊工二等奖。
毕业后,高磊入职中国二冶集团,从一名基层电焊工迅速成长为行业翘楚。
2020年,在全长1250米的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建设中,高磊承担箱体仰焊这一艰巨任务。在40℃高温的密闭空间内,他凭借精湛技艺完成高难度焊接,焊缝检测合格率达95.5%,项目荣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
2022年,他带领团队奔赴福建大东海精品钢铁项目,经过千余小时艰苦奋战,焊接上千道高炉管道焊口,合格率高达99.5%,创下行业纪录。

这些年来,高磊荣获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内蒙古自治区青年五四奖章、北疆工匠等多个荣誉。
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包头市火炬传递仪式上,高磊作为优秀青年代表参与火炬传递。与他一起作为火炬手的还有包头乃至全国工匠领域的大人物——“独臂焊侠”卢仁峰。

李强 摄
他们一起举起火炬的瞬间,已成为包头技能人才梯队培养的经典时刻。
南帝北丐级别的人物
如果把焊接技术领域比喻成金庸小说的武侠世界,那么卢仁峰属于南帝北丐级别的人物。
卢仁峰,1963年出生,1979年参加工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接技师,一个为国产主战坦克缝制保护伞的人。201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大阅兵,32个装备方阵如钢铁洪流般驶过,他和同事们所焊接的99A主战坦克,亮相于第一方阵。

卢仁峰曾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并入选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亿万产业工人,能够获此殊荣的不过10人。
工作40多年来,卢仁峰有一个无法被打破的纪录,他交出的全部是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他还有一个区别于其他焊工的独特之处,因左手工伤残疾,这些产品都是靠一只右手来完成的。大家都叫他“独臂焊侠”。
工作之余,卢仁峰还经常到包头一些技术学校,为学生们讲述奋斗历程,实地为他们指导操作。讲台下的年轻人里,就有高磊。
工作40多年,卢仁峰带出的百余名工匠,都迅速成长为企业的技师、高级技师和技术能手,有的还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等殊荣。
高磊和这些年轻工匠们,已经成为包头乃至中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巨大的人才储备
众所周知,包头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公开报道中,在人们的评价中,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包头工业底蕴深厚。
为啥说底蕴深厚,其中的关键就是包头拥有一支强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这支产业工人队伍覆盖了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他们是包头工业最深厚的积淀,也是这座城市实现转型发展、凤凰涅槃的最大底气。
再往远看,包头市共有8所高校,在校生10.7万人。中小学校248所,在校生28.7万人,其中职业教育学校16所,在校生2.2万人。
与此同时,包头市还在大力招引各类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在近三年的“开年第一会”上,招才引智都是包头的第一主题。

随着这些孩子的成长,随着更多人才的引进,他们当中很多人会成为包头产业工人的新生力量、中坚力量。即便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发展的当下,与时代共进步的他们依然会通过经验、创造力、人机协作能力在高端制造、绿色转型中发挥核心作用。
他们之中还会产生新的大国工匠、新的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开启精彩的职业人生。但无论是谁,都是这座城市的财富。

现在,草原钢城的炉火依然滚烫,但今天的包头人手里握着的早已不只是扳手和焊枪。老工业基地的底气,从来不只是机器和厂房,而是一代代成长起来的人才和他们接续奋斗的热望。
当老师傅、新工匠、技术移民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你就能听见这座城市向未来拔节生长的声音——这就是包头,一个老工业基地向新时代发出的最强音。

(来源:双翼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