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训练师缺口百万,机器人批量造新“饭碗”

2025-03-31 08:47:00

连日来,深圳多款人形机器人各显神通,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深圳拥有近6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该数据排名全国各大城市之首,目前已形成完善产业链,尤其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深圳实现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

“我的工作岗位会不会被机器人替代?”不少人有这样的担忧。其实,随着深圳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反而催生了大量新岗位的人才需求。当下产生了哪些新兴职业,职工又是如何适应新变化?深晚记者走访相关企业并采访职工,了解实际情况。

对人才有跨界需求

不久前,深圳市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到2027年将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可以预见,深圳机器人发展浪潮正在推动重塑城市产业格局,这需要海量人才作为支撑。

记者了解到,优必选、乐聚、众擎、逐际动力等深圳知名机器人企业正在广纳贤才。他们对于人才的需求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类以技术和开发为主,包括机械设计、各类算法、软件开发工程师、检测工程师等;另一类以产品和市场为主,包括质量工程师、整机总装、客服专员、海外销售等。

企业待遇如何?以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他们给机器人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岗位,提供的薪酬待遇为月薪3万元至6万元,每年15薪。同时,人形机器人本体机械设计工程师岗位薪酬待遇为月薪2.5万元至4.5万元,每年14薪。

优必选科技产教融合业务总经理李晓明表示,当前迫切需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机器人产业包括机电类、自动化类、软件类、电子信息类的运用,所以对人才有跨界需求。“虽然技术在飞速突破,但机器人行业还处于早期阶段,特别需要年轻人用创新、创意打破壁垒、边界,推动行业实现更大的突破。”

机器人医生、饲养员涌现

随着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一些新兴职业也不断涌现,为职场人带来新机遇。据了解,机器人需要不断升级且各零部件需要精心维护,被誉为“机器人医生”的机器人维护职业正在兴起,机器人维护相关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陈飞是深圳一名经验丰富的机械维修工,擅长机械设备、电器电路的维修与保养。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如何修理机器人。“要了解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电子电路等,学会排除故障、优化性能,保障机器人平稳运行。”陈飞提到,他还和工友积极参加工会的技能提升课程和相关技能竞赛,通过认证考核还能获得技能等级证书。

机器人的升级迭代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助力,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一新兴职业备受关注,被形象地称为“机器人饲养员”。记者获悉,人工智能训练师主要任务是让AI更好地理解具体业务场景下人类的语言、行为和意图,让大模型、机器人等AI智能体具备一定的人类智慧,并准确执行任务。目前全国相关人才缺口超百万,首批经人社部认证的持证人仅数百人。

刘芳芳是一家智能平台企业的职工,拥有计算机、编程等基础技能,她正在参加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课程,为职业转型做准备。“深圳工会推出的‘深工学堂’也有不少关于AI的优质课程,每次参加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刘芳芳说。

此外,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运动控制算法工程师、机器人操作师等职业也越来越热门,深圳很多职工正在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学习或参加相关培训。

学着与机器人并肩作战

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正加速奔跑,对于深圳的广大职工来说,如何更好地拥抱新技术、适应新变化?在越疆科技相关负责人看来,持续学习新技能是应对变化的关键。从底层逻辑来看,掌握编程技能在数字化含量越来越高的职场中愈发重要,很多岗位对编程能力都有较高要求。慕课网、网易云课堂等在线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编程课程,可循序渐进学习相关技能。此外,深圳机器人企业还积极打造培训基地,为职工、学生等群体提供更多学习渠道

不仅如此,职工还要学会和机器人并肩作战,比如:努力培养数据分析能力,擅长从数据中挖掘关键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携手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等。未来,机器人将催生更多新兴职业,带来更多岗位需求。“广大职工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学习知识、参加研讨会、更新技能,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做好职业规划,充满信心拥抱新机遇。”业内人士建议。

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