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 建支点丨千年简牍为古泽云梦引文旅活水

2025-04-07 10:28:00

春日游梦泽,繁花映祥云,楚王城上望,古韵焕新生。

梦泽湖。通讯员 供图

“中华第一长文觚”。通讯员供图

近日,再次走进云梦县博物馆,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依然络绎不绝,有人听着讲解津津有味,有人驻足观思细细鉴赏。展柜中,沉睡的秦代竹简、木牍家书、卧鹿立鸟木雕、斗兽纹铜镜等5000多件珍贵文物,跨越千年时光,无声诉说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密码。如今,这些“国之重宝”正成为云梦文旅产业的核心引擎,撬动着这座古泽之城的发展活力。

文化铸魂:县域发展迎“活水”

楚王筑城,秦皇游猎,作为千年古邑,云梦底蕴深厚,拥有“古泽云梦、楚国别都、简牍圣地、黄香故里”4张人文名片。

梦里水乡——云梦。通讯员 供图

“中华第一律”睡虎地秦简享誉世界,“中华第一长文觚”郑家湖木觚、“世界第一封家书”木牍家信、“华夏第一楼”东汉陶楼等珍贵文物闪耀历史星河。国家级非遗项目云梦皮影戏、“三节龙·跳鼓”蜚声四海。

皮影戏(左)与三节龙·跳鼓舞(右)。通讯员 供图

“云梦最大优势在文化,最大机遇也在文化。”云梦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李涛介绍道,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云梦博物馆后,云梦以建设中华简牍文化名县为目标,立足“博物馆+”理念,培育文旅支柱产业。

近年来,通过深度融合文化底蕴与现代旅游需求,云梦探索出一系列创新实践,形成了以文化IP为核心、以业态升级为支撑、以全域联动为路径的特色模式。

楚王城公园。通讯员 供图

目前,城区以县博物馆、楚王城遗址公园和祥云湾文旅度假区为核心,构建历史文化旅游体验轴。

云梦县博物馆。通讯员 供图

博物馆凭借睡虎地秦简等“国家宝藏”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楚王城遗址公园成为云梦“城市会客厅”,祥云湾“一街五园”古建筑群活化楚风秦韵,黄香文化馆传承中华孝行家风美德。

祥云湾文化旅游度假区。通讯员 供图

据悉,2024年,云梦接待游客量达331.2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54亿元,同比增长20.6%,文旅产业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旅融合:美丽田园开“金花”

春三月,云梦步入“花海”巡游之旅。

胡金店镇“油菜花海”文化节、伍洛镇“花开十月”花朝节陆续开启。融合非遗、美食、市集、画展、文创、流行表演等元素,将乡村美学和野趣体验感拉至满格。

油菜花海。通讯员 供图

近年来,云梦县按照“片区化”思维建设示范点,倾力打造“油菜花海”“花开十月”“梦南花海”“耕云种梦”“伍湖四海”“春田十里”6个城乡农文旅融合项目。

以点带面,串联成线,“六朵金花”成为云梦文旅新名片,田园风光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底盘。

花开十月乡村度假区。通讯员 供图

“我目前担任度假区的研学老师,主要是带不同年龄层的游客体验扎染、农耕等项目,每天都有营业额分红。”伍洛镇三湖村村民代玉娣说起自己在“家门口”找到的工作干劲满满。同时,通过入股项目首期建设,创办乡味厨房,代玉娣家实现了整体增收。

伍洛镇三湖村“花开十月”项目的开展,带动了200余村民“家门口”就业;沙河乡伍湖村依托“稻虾IP”发展餐饮,开发玩偶、文创包装等衍生品,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下辛店镇梦南花海景区流转土地2000余亩,带动近千人务工,村集体收入从5万元增至50万元,人均增收超3000元。

农旅融合,美丽田园有了新“钱”景。据统计,全县农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5%,带动村民就业与增收。

完善业态:接住流量添“留量”

“泼天”的流量给到了云梦,如何引客留客是关键。

一方面,针对旅行社团队出台一系列“引客入云”专项奖励办法;另一方面,在文旅业态上多元化创新,吸引不同年龄层的游客。李涛介绍,通过“文旅+”模式,云梦打破了传统观光局限,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

县博物馆中引入互动设备,游客可通过数字技术学习秦律、参与“十二生肖”寻宝游戏,并借助VR/AR技术体验非遗漆扇制作,历史的厚重与科技感结合,体验感十足。

油菜花节现场的热气球。通讯员 供图

在胡金店镇油菜花节现场,满目金黄的春日花海中,热气球休闲自在,不远处的空中,滑翔伞潇洒肆意。新增热气球、滑翔伞、星空露营等潮流项目,点燃“低空经济”活力;打造火车餐厅、围炉煮茶等网红打卡点,举办丰富多元的社交活动,今年的油菜花海迎来了更多年轻客群。

夜晚的祥云湾景区。通讯员 供图

楚王城公园、祥云湾等景区越“夜”越美丽,延长开放时间,打造光影水秀、夜市美食,举办非遗表演、手工市集……游客在云梦的“夜生活”可谓丰富多彩。

“春节期间举办的‘云梦奇幻夜·祥云中国年’新春系列活动非常受欢迎,累计接待游客68万余人次。”祥云湾景区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彭明辉说道。

据统计,全县对“夜游+夜购+夜娱”的夜经济开发,实现单场景创收超600万元。

留住游客的除了云梦景,还有云梦人。

“我是第一次到云梦,云梦给我的印象就是很热情很大气很大方,人很热情,景观也很美,酒店的服务和卫生也都是一流的。”来自北京老吾老康养旅居团的徐国云女士点赞道。

博物馆里的志愿讲解员。通讯员 供图

云梦文旅热浪迭起的背后,还有每一位云梦居民和志愿服务者的热情与付出。他们担当着博物馆的文物“翻译员”、汉服文化的传播者、本地“人形”导航仪等等角色,为文旅产业增加了浓浓的“人情味”。

云梦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李涛说,秉承“博物馆+”理念,培育文旅支柱产业,下一步,云梦将着力打造“中华文脉保护传承基地”“全国知名简牍文化展示基地”“有世界影响的简牍研究基地”“中华法源研究培训基地”“中华家教家风传承教育基地”五大基地。

策划:左砚文、钟毓峰

记者:黄菲、李好

通讯员:聂杰杰、程新明

出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中共云梦县委宣传部、云梦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