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地球内部结构像鸡蛋一样分圈层!”“地震波还能用来探测宝藏?”“长大后我想成为像哥哥姐姐一样的地质学家”……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地心引力”志愿服务队走进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向地心出发!”海洋地球科普活动。现场100余名师生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感受地球科学的无穷魅力。
服务队赴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开展“向地心出发!”科普进校园活动
“大家看这个地球圈层模型,最外层是地壳,就像鸡蛋壳一样薄……”在互动实验区,志愿者们通过手工制作的地球圈层模型等教具,生动演示了地球内部结构。
志愿者结合手工制作模型教具开展科普
为确保科普内容的精准性与适切性,志愿者们构建了“阶梯式教学法”,针对小学低年级设计“故事化认知”模块,通过动画演示、模型制作等形式激发兴趣;针对高年级开发“探究式学习”课程,结合地质标本观察、地球环旅知识竞赛等活动深化理解。
分层施教,针对小学低年级开展模型制作
“如果用无人机搭载探测设备,能不能更快找到地下资源?”“我们可以用AI技术分析地震波数据吗?”面对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地心引力”志愿服务队因材施教,将深奥的地学原理在游戏互动中变得触手可及,让科普内容更贴近生活。
针对高年级开展地质标本观察
“地心引力”志愿服务队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科普活动47场次,服务师生5000余人次。曾获评“青岛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崂山区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中国海洋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的“向地心出发!”海洋地球科普项目在崂山区第七届志愿服务大赛中获得“银奖”。
联合绿春县牛孔中学开展“心随‘绿’动,山‘海’相约”地球环旅知识竞赛
志愿者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探索地球奥秘的种子。 “每次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我们就更坚定了做科普的初心。”一位服务队志愿者说。
此外,“地心引力”志愿服务队还经常与中韩街道、沙子口街道、金家岭街道所辖的东城国际社区、石岭路社区等多个社区建立联系并实施项目,定期开展“向地心出发”“脚下这片土地的秘密”等海洋地球科普活动。
结合学院地质陈列馆开展“向地心出发!”科普进校园活动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围住志愿者,争相提问:“下次活动什么时候来?”“怎样才能成为你们中的一员?”这些纯真的话语,正是对科普志愿工作者最好的褒奖。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张婧介绍说:“科普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科学精神的传承。我们将持续打造特色科普品牌,为培养未来海洋科技人才筑牢根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高芳)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