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最古老+最青春”!校园青春版《牡丹亭》在宁精彩首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22:30:00    

    历经九个多月的培训,由白先勇担任艺术总监、高校学生“挑大梁”的校园青春版昆剧《牡丹亭》,4月26日在江苏大剧院精彩首演。古老的昆曲艺术,在青年学子的演绎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四个柳梦梅,六个杜丽娘……

    50名大学生演出一台《牡丹亭》小全本

    舞台上,清丽婉转的声腔、盈盈袅袅的身姿和细致打磨的唱词,大学生演员们全情投入,演绎了一场包括《游园》《惊梦》《言怀》等9个折子、时长150分钟的浓缩了昆曲艺术精华的《牡丹亭》小全本。杜丽娘与柳梦梅超越生死的浪漫故事,让观众沉浸其中。

    记者了解到,作为东南大学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青春版昆剧青年表演人才培训》的结项成果,本次演出由来自全国29所高校的50名在校学生担任演员与演奏员,由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白先勇担任艺术总监,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原班人马执教。

    “四个柳梦梅,六个杜丽娘,这戏蛮有意思,蛮有看头。”4月25日,白先勇在媒体见面会上,这样评价校园青春版《牡丹亭》的特色。他说,50名学生大多数不是科班出身,但看到他们在辛苦排练、认真演出,流下汗水,那一刻最动人。“他们不仅是在唱戏,而是在传承昆曲这块文化瑰宝。”

    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赵天为介绍,“青春版昆剧《牡丹亭》青年表演人才培训”于2024年启动,历经大半年时间,汇集了来自江苏、浙江、北京、上海、江西、广东等省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29所高校的50位高校学生。自2024年8月6日开始,大学生们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风雨无阻,从各地汇集苏州昆剧院接受集中培训。

    白先勇:“昆曲进校园”有“三步走”

    这是一场“最古老+最青春”的艺术实践方式

    白先勇透露,22年前他筹创青春版《牡丹亭》时,便拟定了“昆曲进校园”的“三步走”计划:第一阶段为校园巡演,青春版《牡丹亭》20年间至海内外40多所高校巡演,培养了数十万高校学生观众,将昆曲观众的平均年龄整体拉低了30岁。

    第二阶段是在龙头高校设立昆曲中心,开设昆曲课程,进一步让昆曲深入高校学生团体。此后“昆曲传承计划”在北大延续十年,成为热门公选课。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苏州大学也相继开办昆曲中心,引入北大模式。

    第三阶段便是制作校园传承版《牡丹亭》,让高校学生由观赏昆曲、研究昆曲,到自己粉墨登场搬演昆曲。

    白先勇说,此次首演的校园青春版《牡丹亭》是青春版《牡丹亭》的延续,青春版《牡丹亭》启动了昆曲复兴,校园青春版《牡丹亭》将接力演下去。

    赵天为表示,通过“最古老+最青春”的艺术实践方式,唤醒青年学子的文化意识,使青年学子粉墨登场、深入参与到昆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拉近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培养他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摄影 刘莉

    校对 盛媛媛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