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等因素影响,世界多国爆发了大规模森林草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当前,我国森林草原火灾呈现怎样的趋势?有哪些防灭火新举措?对此,应急管理部监测防火司司长杨旭东介绍了相关情况。
记者:我国森林草原火灾呈现怎样的趋势?
杨旭东:近年来,我国森林草原火灾总体呈下降趋势。1950年至1989年40年间,每年森林火灾平均起数为1.58万起左右;1990年至2020年30年间,年均火灾起数已经降到6000起左右;2021年以来,火灾起数保持在千位数以内。
当前正值春季防火期,气候干燥,大风天气频发,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我们必须把预防作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社会公众防范森林草原火灾的意识,尽最大可能减少森林草原火灾发生。
记者: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杨旭东:森林草原火灾不仅严重破坏森林草原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原因有很多,通常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雷击火、滚石火花、泥炭自燃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烧秸秆、烧荒、烧地边等农事用火以及上坟烧纸、野外吸烟、烧火取暖、故意放火等。长期以来,人为因素导致的森林草原火灾占比达90%以上。但是近年来,雷击火引发的森林火灾越来越多,特别是2024年,由雷击引发的森林火灾达到113起,占当年森林火灾的38.7%,需要予以高度警惕和关注。
记者: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有哪些方式?飞机在森林火灾扑救中有哪些优势?
杨旭东:森林草原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险性高、处置难度大的自然灾害。现在国内民众较为熟知的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手段主要有地面扑救、空中扑救两种方式。与传统手段相比,飞机灭火不受地面交通限制,机动灵活、反应快速,特别是在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的林区,地面力量难以到达,飞机灭火优势更加明显。
一是响应速度快,火情处置早。在交通不畅的偏远林区中,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周边几十乃至上百公里都没有城镇、乡村,甚至没有便利的扑救水源,车辆开不进去,而飞机却能够快速到达,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二是作业能力强,灭火效率高。直升机能有效压制火头、火线,降低火势强度,为地面扑救提供有利条件。以卡-32直升机为例,每个飞行架次可向火场洒水近100吨,天气好时每天能够飞行3-4个架次,灭火效率高。
三是投送力量快,多功能作用发挥好。直升机不受交通条件和地形制约,既能直接扑打火灾,又可快速投送人员和装备。米-26一次可投送100多名全副武装的消防队员及其装备,米-171一次可投送25-28名,空地配合,实现快速扑灭森林火灾的效果。
此外,直升机还可以执行巡逻报警、火情侦察、防火宣传、空中巡护、空中警示、空投补给、吊运装备、运输物资、转运伤员等任务。
(本报记者 姚亚奇)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