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的故事:大汉帝位被废,刘贺的小日子照样有滋有味

2023-04-30 19:01:28

刘贺被赶出长安山阳郡之后,有十一年的时间处于一种被“强行遗忘”的状态。

这些年里,他作为汉废帝还好端端地活着,没有生命危险。但昌邑王是做不得了,曾经的昌邑王国已经变成了山阳郡,当年那些昌邑旧臣大多被杀死在长安。不要说王位,他实际上没有任何爵位,是个比较特殊的平民。这场面实在有些凄凉。

刘贺呆在“昌邑故宫”里,哪都不去(确切地说,应该是他哪都不能去)。昌邑故宫的面积有限,刘贺能做的事情也相当有限,于是等到山阳太守张敞去“看望”这位曾经的皇帝时,发现他有十六个妻子,二十二个儿女,其中十一个儿子。

要知道,这时候刘贺才二十六七岁。在这个年纪有这么多子女,西汉历年所有王侯里,里能胜过他的人并不多。

那么,我们就聊聊被废之后,刘贺的家庭生活。

(一)张敞:去“故昌邑王宫”见到刘贺

山阳太守张敞在刘贺面前的地位很微妙。

他是刘贺的“老朋友”了,刘贺做皇帝的时候,动作不由法度,张敞就上书劝谏说:“孝昭皇帝蚤崩无嗣,大臣忧惧,选贤圣承宗庙,东迎之日,唯恐属车之行迟。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辇先迁,此过之大者也。”言外之意,汉昭帝刚刚驾崩,你不关心国政,不重用、褒奖辅国的大臣,反而把你昌邑国的这些小臣都招来长安吃喝玩乐,这像话吗?

刘贺没理他。

之后十多天,刘贺就被废了,而张敞因为“切谏”而扬名,提升为豫州刺史。再后来他做了一段时间太中大夫,因为违忤大将军霍光,先是被降职,然后被打发成函谷关都尉。等到汉宣帝亲政时,想着这个废帝在昌邑会不会不老实,就把这个能直谏、信得过的张敞派过去做山阳郡太守,算是个耳报神。

山东昌邑城市风光

张敞看到刘贺的状况如何呢:

首先,故昌邑王宫基本与世隔绝。刘贺本人及其妻儿肯定不能经常出来招摇过市,他的身份比较敏感,作为废帝,他的存在本身对汉宣帝刘询的皇位就是威胁。因此他只能困居在“故宫”之内,“闭大门,开小门,廉吏一人为领钱物市买,朝内食物,它不得出入。督盗一人别主徼循(即管理巡查),察往来者。以王家钱取卒,迾宫清中备盗贼。”只有到市场上采买食物和生活用品的个别小吏能偶尔出入,这肯定不是刘贺自己的觉悟,而是被迫如此。

要注意的是,刘贺即使被废了,他也并不缺钱,完全不用担心他的吃穿用度。皇帝做不了,但他保住了原本昌邑王时就有的财富,而且他还有食邑,应付平时一大家子的生活开支想必不成问题,他能舒舒服服地做个富家翁。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刘贺被“社会性死亡”了。

物质财富不缺,精神生活大约会有些寂寞。人毕竟不能只是吃饱了就算,总有一些别的需要:亲朋之间的迎来送往,宗庙之中的家族活动,国事军事,文治武功……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理想,但他走不出这高墙之外,

其次,张敞所见,刘贺有“妻十六人,子二十二人,其十一人男,十一人女”,可谓生育蕃盛,后继有人。想想这么一大家子多年多月不能行走,困居家中,也有些可怜。不过刘贺还不算是西汉时候最能生的,中山靖王刘胜——就是著名的满城汉墓的那位墓主——《汉书·》说他“有子百二十余人”,一个月生一个,都得生十年。

刘胜的金缕玉衣

再次,刘贺的“故宫”里人不少,有一百八十三个奴婢。不过故宫里的“主子”也不少啊,虽然刘贺此时非王非侯,但很显然他还是皇族,谁知道他有没有“东山再起”的时候呢,快四十个妻儿肯定还是要好好照顾的——一百八十三个奴婢,其中还包含负责采买的、保卫的,分摊下来确实不算很多。

刘贺的生活值得同情吗?在张敞看来,这恐怕是他的咎由自取。何况相对平民百姓,刘贺的生活水平依然是他们根本不能指望的奢靡。地位不是王侯,但比普通的王侯还要有钱。张敞上奏汉宣帝的文字里看不出一点点同情,只有非常鲜明的厌弃。

刘贺应该感谢张敞,因为张敞把说他“天资喜由乱亡,终不见仁义”,汉宣帝才对刘贺放下了一点心,一咬牙,又把他封为海昏侯。

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二)黄帝与容成的君臣问答

如果不是张敞,我们还不知道刘贺这么能生。如果不是海昏侯墓被发现,我们也不知道刘贺还研究过“房中”。

在汉代,此术相当流行,被视为升仙的一大法门。这种认识当然不很靠得住,但我们不能无视当时的认知层次,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待两千年前的事物,更不应该直接把其斥为邪淫。从刘贺墓出土的约60枚书简来看,“房中”在当时是一门严肃的学问。

“房中”在《汉志》中与医经、经方、神仙一起,被收入《方技略》,强调其养生、通灵、明神的作用。刘贺墓出土的“房中”简与“祠祝”、《易占》和“六博”相邻放置,说明这些著作的地位和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房中”书简以黄帝、容成君臣问答的形式来阐述,因为先秦两汉时,容成公是这一方面“有代表性的仙人”。李贤等引《列仙传》说:“‘容成公者,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气者也。发白复黑,齿落后生。’御妇人之术,谓握固不泻,还精补脑也。”那么“房中”的真正目的是进行修炼,以图益寿或者成仙。同时,这些书简与《礼记·中庸》《曲礼》《论语·述而》等同出于一个竹笥,说明它们在汉代时都是“正正经经的学问”。

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

刘贺墓出土的“房中”书简大多残断,根据杨博的释读,其内容包括“八益”“七损”“十势”“十修”与“十道”。杨博指出这些内容和马王堆汉墓竹简《天下至道谈》《合阴阳》等相对应,语句大致相近。刘贺墓“房中”书简的内容,杨博释读了一部分:

“不智(知)用八益,不智(知)去七损,行年卌阴气自半,五十而衰,六十耳目不[充](聪)明,下[苦]上□”

“[淉]泣留(流)出,今尚可,合(何)复壮,必去七损,以振其病,即用八益以实其气,耳目充(聪)明……”

从这些内容看,所谓“房中”,其实更接近于医术。它在阐述人的生命周期,谈及如何维持身体的活力。其目标是祛病延年,“房中”只是一个手段,只不过这个手段研究得比较深入一些而已。或许刘贺的众多妻儿,与此术有一些关系吧。


(三)终于传继下去的海昏侯国

张敞去见刘贺的时候,刘贺才二十六七,居家大约八年,已经有了二十二个子女。之后张敞上奏、汉宣帝重新封刘贺为海昏侯,差不多又经过了三四年。这三四年的时间里,刘贺会闲着吗?

不知道是怎样庞大的家族,浩浩荡荡地去到鄱阳湖边的海昏侯国。

刘贺到海昏侯国之后还有一丁点梦想,以为自己能够封王。孙万世对他说,你以后是要封豫章王的,这个海昏侯做不久。刘贺说,是该这样,但“非所宜言”,不能明着说。汉宣帝知道了,觉得这个废帝是不是有点“贼心不死”,把他的四千户食邑削了三千。没过多久,刘贺就去世了。他元康三年(前63年)四月,刘贺前往豫章郡海昏县,神爵三年(前59年)走到人生终点——不知道他如果没有当这个海昏侯的话,是不是寿命还能长一些。

接下来的故事就有些奇怪了。

刘贺去世后,海昏侯这个位置按说应该传给他的子嗣。好巧不巧地,他的几个儿子接连也都去世了。首先该传给刘充国,刘充国死了。再传给刘充国的弟弟刘奉亲吧,刘奉亲也死了。豫章太守就上书说,暴乱之人本来就不该置后,海昏侯这种情况,摆明了是天意,建议不要立嗣了,废了这个海昏侯国吧。于是“议皆以为不宜为立嗣,国除”。

刘充国墓出土的青铜玩具

海昏侯国一下子就没了。

辛德勇在《海昏侯的身世》一文中谈及这一事件,他说:“这位豫章太守固然是在奉迎上意,但刘贺的两个儿子刘充国和刘奉亲紧随其后相继离世,似乎有些离奇。然而揣度当时的政治形势,在这当中倒不会有什么政治阴谋,更有可能是这一家子几口人同时感染了某种比较严重的流行性疾病。这真的犹如天弃其人,无可奈何了。”

但刘贺的儿子多,除了刘充国、刘奉亲,还有别的子嗣。刘贺去世的十一年后,对他家相当忌惮的汉宣帝也去世了,继位的是汉元帝刘奭。汉元帝在初元三年(前46年)想起老刘家还有这么一支,封刘贺的另一个儿子刘代宗为海昏侯。亏得他儿子多,要不还挺不到这个“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充国、奉亲、代宗,刘贺给儿子起的名字还挺讲究的。充国和奉亲没等到的,代宗终于等到了。

过了几十年,王莽代汉,海昏侯国又被废除,刘贺的后人被贬为庶民。到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时,又恢复其海昏侯之位。就这么兜兜转转,或废或封,汉家天下终究也灭了,最后几乎没人记得曾经有一个刘贺曾经从遥远的北方来到鄱阳湖边,还落葬在这里。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