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运动中需要及时补水?
水,是我们维持健康的重要物质,人体会通过多种方式补充和流失水分,尤其是运动中。
运动时,心率和呼吸增快、血液循环加速、体温升高,身体通过出汗进行散热、降低体温。就如同空调一样,帮助我们调节体温,维持身体的恒温状态。
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9%左右,其次是电解质,其中最重要的是钠离子和钾离子,每100毫升汗液中含有钠盐约300毫克。
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小时出汗0.5~1.5升,湿热环境下出汗量更多。一次高强度、大运动量出汗可以达到2000-7000毫升。
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失水不仅损害健康,严重可威胁生命安全。当身体失水超过体重的2%时,正常的生理机能开始减退,需尽快补水。
除了补充人体因为运动丢失掉的水分外,喝水还起到两个关键作用。
首先,水可以调节人体温度,平衡肌肉剧烈收缩后所产生的大量热量。而且,水还可以将营养物质和废弃物输入、输出细胞,“能载也能覆”,促进新陈代谢。
如何判断失水程度?
通过运动后体重下降多少进行判断,一定要将失水控制在体重的2%以内才安全。
失水占体重2%:口渴、体温升高,产生疲惫感。
失水占体重5%:明显头痛、无汗、尿量减少、心率增快和思维迟钝。
失水占体重超过6%:中暑、热衰竭、昏迷和死亡。
当我们感觉口渴并且尿色变浓、尿量减少时,提示失水可能达到2%,必须尽快进行补水。
运动补水,需要避开两大误区
我们在运动饮水时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以下两大饮水误区估计不少小伙伴都曾陷入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PART 01
误区一:冰水灌溉
在不少电影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烈日炎炎的天气下,在一场篮球比赛过后,大汗淋漓的男主会收到女主递来的一瓶冰水。
这一举动虽然浪漫,但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在剧烈运动后,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体温上升,如果直接饮用冰水会引起胃肠道快速收缩痉挛,引发肚子闷痛和腹泻。
PART 02
误区二:一次性牛饮
早在2000年,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医疗研究机构对当年参加休斯敦马拉松全程的5082名运动员进行了喝水研究。
研究发现,有21人在赛后出现了体内血液含水量过高,导致钠含量下降的现象。这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伴随身体排汗,汗液中主要的钠含量会相应增加。
如果运动后狂饮,会导致钠离子含量变低,这一现象被称为“稀释性的低钠血症”,也叫水中毒,同时血液稀释造成细胞内外浓度变化,人容易出现脑细胞水肿,引发头晕、神志淡漠。
运动喝水的科学打开方式是?
运动有学问,喝水需谨慎。喝水的误区需要我们绕开,那么在运动中,如何正确喝水自然也有讲究。
如何科学打开运动饮水的姿势,需要牢记两个原则:
一个是水温,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冰,常温即可,最好在20到22摄氏度之间;另一个,是补水需要“少量多次”。
这波水是负责打前站的先锋军,让身体从中部平原来到江南水乡,逐步适应水分充足的环境,同时保证过量摄入的水可以有时间排出体内。
运动过程中,排汗和呼吸会损失大量水分,而当水分丢失超过体重1%—2%时,人就会处于缺水状态。直观来说,当一个人出汗到衣服都湿透的情况下,大概丢失了500ml到1000ml的水。
缺水会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肌肉到内脏都会向大脑传递“我不干了”的负面思想。所以,运动过程需要增加后续部队,但也不要贪杯。100ml到150ml听起来很多,实际上也就是两大口水的量而已。
结束了,喝水的主力部队也得跟上。运动后的2小时内,细胞处于“嗷嗷待水”的状态,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是必要的。
但要注意不能“一次性”大量补水,因为运动后人体的各个脏器处于比较劳累的状态,突然大量补水会导致心脏负担明显加重,对很多脏器功能,特别是心脏不利。
在高强度的运动,比如马拉松这类极限运动或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还需要适当喝含有电解质的水,比如含盐、含糖的,这样可以把人体丢失的盐分和糖分补充回来。
自制运动饮料小妙招:
对于中等强度以下的运动,如果运动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出汗量不是很多,只需要简单补充白水就足够。
运动超过1小时大量出汗丢失的不仅仅有水,还有大量电解质离子:钠、钾、镁、钙等,以钠的丢失最为严重。
此时若只饮用白开水,虽能解一时之渴,但会减缓身体复水和平衡电解质的过程。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可以自制一杯运动饮料,非常简单。
在1升白水中放入1克盐和20克白糖,就能补充你一般高强度运动1个小时所需的水和电解质。不但成本低廉,相较于货架上的运动饮料而言,还避免了摄入各种添加剂。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