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9日电(宫宏宇)连日来,美国关税新政持续冲击本土商品供应。从快消品、电子设备到医疗药品,一波涨价潮正席卷全美消费市场。
电商平台价格全线飙升
CNBC 25日报道指出,由于进口成本上升,亚马逊卖家正上调尿布袋、冰箱贴、项链和其他畅销商品的价格。
电商分析公司SmartScout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9日以来,亚马逊已有930种产品价格出现上涨,服装、珠宝、家居用品、办公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类别的价格平均上涨了29%。
在给CNBC的声明中,亚马逊发言人回应称,该涨价数据只涵盖了“一小部分商品”。在数据所列类别中,实际只有不到1%的商品价格上涨。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4月早些时候也表示,亚马逊“将尽一切努力”为消费者保持低价,包括与一些供应商重新谈判条款。不过,贾西也承认,一些第三方卖家将会需要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无独有偶,快时尚巨头Shein也调涨部分在美出售商品价格,从服饰到厨房用品等多种商品的价格都出现涨幅,最高涨幅达到377%。
彭博社统计的数据显示,Shein美容与健康类前100名热门商品的平均价格,如今较4月24日上涨了51%,其中部分商品的价格甚至翻倍。家居与厨房用品及玩具类商品的平均涨幅约为30%,其中一组10件装厨房毛巾的价格飙升了377%。女装涨幅相对较小,为8%。
“Shein本次调价出现在美国针对小额包裹的新关税生效前夕,意味着贸易战的成本开始向美国终端消费者传导。”彭博社报道认为。
CNBC则分析称,美国关税政策颠覆了第三方卖家的生存模式——他们面临着涨价或自行承担关税的两难选择。许多第三方卖家总部设在中国,或是依赖中国市场采购和组装商品。
美国药品面临涨价潮
随着关税政策落地,美国药品也面临着涨价潮。
路透社援引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若美国对进口药品加征25%关税,将导致全美药品成本每年激增近510亿美元,药品价格最高涨幅可达12.9%。据安永此前研究,2023年美国药品进口规模达2030亿美元,成品药进口依赖度超50%。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斯滕·斯洛克还表示,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商店的货架在几周后空空如也,消费者和使用中国产品的企业将面临物资短缺。
美国多家大企业下调营收预期
在冲击消费端之余,关税带来的高昂成本也使美国企业经营承压。
以亚马逊为例,CNBC指出,第三方卖家交易约占亚马逊业务量的60%。今年以来,亚马逊股价已下跌15%。关税冲击下,不少投资者担忧其下周即将发布的一季度财报表现。
快消巨头们也同样面临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难题。
联合利华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其2025年一季度价格平均上涨了1.7%。联合利华总裁费尔南多表示,关税对联合利华盈利能力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关税对消费者信心带来的连锁反应仍对联合利华构成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汇率波动也令人担忧,比如乳制品、可可和棕榈油等商品价格正在上涨。
《金融时报》报道称,由于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百事可乐下调了2025年财务预期,认为今年公司利润可能停滞不前。一季度,百事可乐销售额下降1.8%,公司将其归咎于关税和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
雀巢也宣布,在关税导致的咖啡和可可成本飙升的背景下,公司不得不提高雀巢咖啡和奇巧巧克力棒等的售价。今年一季度,其产品价格上涨了2%,其中咖啡胶囊价格上涨了3.2%,主要受咖啡和可可成本上涨的影响。
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的处境则更为艰难。斯洛克强调,关税对小企业尤其有害,因为小企业往往缺乏财力来支付增加的成本。他警告说,“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我们将看到一波零售企业破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