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作家中,作品数量之冠,非张可久莫属。他一生徘徊于仕与隐之间,常常纵情于诗酒,所创作的散曲以“清”和“雅”著称,作品所发出的声音从细微到洪大,击破云霄,直到人们的内心,以达到他所追求的理想世界的目的。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位元朝著名的散曲作者张可久的十首作品,体会其精神力量,相信你会有所感触。
张可久是一位高寿文人,他一生经历了元朝从昌盛到衰败的全过程。他具备大才华,但在元朝“四级十等”的政治压迫下,没有人给他机会彰显自身价值,他的崇高理想也被残酷的现实粉碎掉。但是,作为一位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具备理想人格,他在入仕的渴望与不得志中苦苦挣扎,无奈之情流露于其散曲之间。
满腔的激情,却无用武之地,古代文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在情感上有很大的波动。从张可久的一生来看,他虽然做过一些较为低微的官职,但那也是他四十岁以后的事情了,可以说是怀才不遇。他一生时隐时官,因此在其一部分散曲中,写出读书人不被认可的牢骚。不过,更多的散曲体现的是一张超然世外的归隐情思,这与道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悲情,在张可久的散曲中体现得较多,而他的悲情包括几个方面,其一就是乡愁之悲。他一生都在奔走,所在之地距离家乡遥远,有家难回,精神家园的失落让其对家乡倍感思念,因而其作品中的乡愁之悲能够发人深思。另外,孤旅天涯,杳无归期,羁旅与乡愁、悲凉是不可分离的,加之官宦的悲凉,让其散曲中羁旅行役的孤寂体现得浓烈。
由于张可久所处时代,科举制度被废,作为一位儒士,读万卷书却无用武之地。因此,他面对春风秋月,天上阴云,不禁感叹自己的迟暮之态,英雄迟暮,壮志难酬,落魄感让张可久内心悲伤,因而体现出时不我与迟暮之悲。另外,落寞穷愁的失落之悲在张可久身上体现得很鲜明。作为一位文人,有才华,有抱负,但是进不了仕途,又不忍心离去,这种复杂的心理是同时代下文人的共同遭遇。
再有,游子之悲也极为浓烈。他为仕而游,为家而游,为生命归宿而游,对儒家理想的执着追求而不可得,这种状态下,他痛苦着,呻吟着,喃喃自语着,低吟浅唱着,在其散曲中体现出元朝文人悲剧性的缩影。值得一提的是,张可久为了自由和超脱,在他的身上充斥着道家思想,以稀释自己的遭遇,让情感得到释放。
据记载,张可久主要行踪于江浙一带,关于江浙一带的山水家境,在他的作品中出现过太多次,尤其喜爱月下美景,更是对西湖美景钟爱有加,也许欣赏美景,创作文章成为他仕途不得志最佳的排遣方式。他还钟情于山水之险,常常用人心之险与山水之险做比对,从而流露出作者更加倾向于对山水之奇、险,侧面反映出作者的愤世嫉俗。
总体来讲,张可久的散曲以温文尔雅、怨而不怒、含蓄典雅、婉约清丽为主要特色,从作品中流露出传统文化的气息,是元朝散曲名家,他可以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又合为“二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张可久的十首散曲,一起体会其精神内涵与文字的美感,相信你一定喜欢。
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元代〕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人月圆·会稽怀古
张可久〔元代〕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天净沙·鲁卿庵中
张可久〔元代〕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
探梅人过溪桥。
小桃红·寄鉴湖诸友
张可久〔元代〕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
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
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
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清江引·春思
张可久〔元代〕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金字经·乐闲
张可久〔元代〕
百年浑似醉 ,满怀都是春。
高卧东山一片云。嗔,是非拂面尘,
消磨尽,古今无限人。
天净沙·湖上送别
张可久〔元代〕
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
绿柳匆匆去马。
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
人月圆·吴门怀古
张可久〔元代〕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
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鲙银丝。
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
最怜人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金字经·胡琴
张可久〔元代〕
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
一线清风动二弦。联,小山秋水篇。
昭君怨,塞云黄暮天。
四块玉·乐闲
张可久〔元代〕
远是非,寻潇洒。
地暖江南燕宜家,
人闲水北春无价。
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