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君主的世系简介

2023-07-23 09:19:43


东汉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传奇的朝代,在14位皇帝中,有一大半都是少年继位的,而这些少年皇帝继位之初,往往受限于以太后为首的外戚势力,而当皇帝成年之后,又想夺回自己的皇权,因而他们只能依靠宦官与外戚势力搏斗,最终形成戚宦之争的这样一个循环。而事实证明,东汉王朝正是在这样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之中,一步步走向灭亡。尽管汉光武帝注重压制外戚,但是他也没有想到,在自己死后短短的50年,东汉王朝便陷入了外戚的梦魇中。东汉14帝,寿命超过35岁的仅有光武帝、明帝、桓帝、献帝四位,其君王寿命之短,为历史罕见。


虽说戚宦相争在东汉王朝的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但不可否认的是,“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将东汉王朝推向最巅峰的时代。

昆阳之战


一、汉世祖光武帝刘秀(25——57年在位)

东汉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

西汉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刘秀生于陈留郡济阳宫,他出生之时便传出了“夜间无火,赤光照壁”的佳话。而这一年济阳县内庄稼长得非常好,竟然达到了一茎九穗,他的父亲刘钦便把这个刚刚降生的儿子取名为刘秀。与此同时,在长安附近也传出了一个谶语:刘秀当为天子!上天在冥冥之中就已经挑选出了下一个王朝的接班人。

王莽篡汉立新之后,由于改革失败,再加上天灾不断,农民蜂起而反,导致天下大乱。刘秀少时游学长安,曾立下了“仕宦当作执金吾(yù),娶妻当得阴丽华”的誓言。随兄刘縯(yan)起兵于南阳舂(chōng)陵。地皇四年(23年),刘秀凭借自己超凡的军事指挥,以两万大军大破新军42万,取得了著名的昆阳大捷,彻底摧毁了王莽新朝的统治支柱。但是昆阳大战的胜利也使得更始政权内部矛盾激化,刘縯为更始帝刘玄所杀。刘秀不得已而韬光养晦,暂时顺从,蛰伏待机。

刘秀与阴丽华


新朝覆灭之后,刘秀巡行河北。更始三年(25年),刘秀在河北鄗县千秋亭称帝,建立东汉,公开与更始政权决裂。之后,经过长达12年的战争,刘秀多次御驾亲征,陆续消灭河北、中原、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完成统一大业。江山一统后,刘秀励精图治。政治上,柔道治国,改革官制,整饬官风吏治;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光武中兴”时代。

有很多人戏称刘秀为“位面之子”,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尽管刘秀此生是凭着一些运气走上了皇帝宝座,但是他个人的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无论是在军事指挥上,还是在治国上。从一个普通老百姓走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这其中的艰难坎坷可想而知,刘秀打天下的难度不亚于明太祖朱元璋。统一战争整整进行了12年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的开国战争中都是极为少见的!

建武三十二年(56年),光武帝率领群臣前往泰山,举行盛大的封禅仪式。建武中元二年(57年),刘秀崩于洛阳南宫前殿,享年61岁。


汉光武帝


二、汉明帝刘庄(57——75年在位)

东汉第二位皇帝,字子丽,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

建武十九年(43年),刘庄被册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刘庄正式即位。即位之后,汉明帝对内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防范贵戚功臣势力干预朝政;对外打击北匈奴,命窦固带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将佛教引进中国,在洛阳修建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明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社会安定,民安其业,人口增加,“明章之治”由此发端。

永平十八年(75年),汉明帝驾崩于洛阳东宫前殿,时年47岁。

汉明帝


三、汉章帝刘炟(75——88年在位)

东汉第三位皇帝,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永平十八年(75年),刘炟(dá)继承大统,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经济繁荣。汉章帝统治时期与汉明帝统治时期合称“明章之治”。汉章帝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归附于汉。同时,汉章帝提拔外戚势力,为外戚干政埋下伏笔。

章和二年(88年),驾崩于章德前殿,终年32岁。

汉章帝


四、汉和帝刘肇(88——106年在位)

东汉第四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第四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驾崩,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亲贵肆意妄为、骄横跋扈,随意处置朝臣,这引起了汉和帝的严重不满,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渐激化。

永元四年(92年),年仅13岁的刘肇联合宦官郑众等人拿下以大将军窦宪为首的外戚窦氏集团,软禁窦太后,夺回皇权。汉和帝亲政后励精图治、体恤民生、招贤纳士,事必躬亲,勤政爱民,国家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短短几年,东汉国力达到最顶峰,史称“永元之隆”!

元兴元年(105年),汉和帝驾崩于章德殿,年仅27岁。汉和帝英年早逝,为世人所叹惋,百姓更是思之悼之。汉和帝驾崩后,宦官逐渐走上东汉朝堂,历时80多年的戚宦相争拉开序幕!

汉和帝


五、汉殇帝刘隆(105年11月5日——106年9月21日在位)

东汉第五位皇帝,汉和帝次子。登基时离出生仅百天,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不满一周岁便夭折,虚寿两岁,也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刘隆因年幼,不能理政,由皇太后邓绥临朝听政。


汉殇帝


六、汉安帝刘祜(106——125年在位)

东汉第六位皇帝,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

汉安帝即位之初,朝廷大权掌握在太后邓绥之手。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亲政。此时的东汉朝廷面临着内忧外患。先是西域各国不满西域都护的苛政,纷纷叛汉自立。而后又是长达11年的羌族起义爆发,东汉王朝元气大伤。国内自然灾害不断,人民生活痛苦。

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汉安帝在返京途中死于车中,终年31岁。

汉安帝


七、汉前少帝刘懿(125年5月18日——12月10日在位)

东汉第七任皇帝 汉章帝刘炟之孙,济北惠王刘寿之子。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汉安帝去世,阎太后为把持国政,在其兄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同年,刘懿驾崩,寿数不详。刘懿在位时,阎显兄弟把持朝政,专权独断。

八、汉顺帝刘保(125——144年在位)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安帝长子。汉安帝死后,阎皇后先废了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帝,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不想刘懿短命,做了七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孙程、王康等人便发动政变,赶走阎太后,拥立年仅10岁的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由于汉顺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他将大权交给宦官。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勾结,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这一时期,东汉王朝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民不聊生。

建康元年(144年),汉顺帝驾崩,终年29岁。

汉顺帝


九、汉冲帝刘炳(144——145年在位)

东汉第九位皇帝,汉顺帝刘保之子。建康元年(144年),汉顺帝去世后,刘炳继位为帝。汉冲帝即位后,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太后的哥哥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大肆敛财,朝廷腐败,百姓生活十分困苦。


永憙元年(145年),汉冲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仅2岁。

东汉君王传承


十、汉质帝刘缵(145——146年在位)

东汉第十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

永憙元年(145年),汉冲帝病逝后,在外戚权臣梁冀拥立下,年方7岁的刘缵(zuǎn)即位为帝。因不满梁冀飞扬跋扈,汉质帝曾当面说梁冀“跋扈将军”,君臣矛盾日益加深。梁冀见刘缵虽然年幼,却也聪慧,担心长大之后不能为自己所用,便决定先下手为强。

本初元年(146年),大将军梁冀毒杀汉质帝,年仅8岁。

汉质帝


十一、汉桓帝刘志(146——168年在位)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

本初元年(146年),汉质帝驾崩,刘志被大将军梁冀迎入南宫为帝,即汉桓帝。刘志继位后,梁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梁冀手握大权,因此,汉桓帝在位的前13年都是傀儡。延熹二年(159年),汉桓帝与宦官单超等人在厕所中谋划剿灭大将军梁冀,并翦除其党羽。由于梁冀平日里贪狠如狼,穷奢极欲,民愤很大,所以当宦官说奉皇帝的命令来捉拿梁冀的时候,文武百官很少有人站出来为梁冀效命。纵横东汉王朝20多年的梁氏外戚集团被一举剿灭。此后,朝政转入宦官之手。

因为宦官弄权,党同伐异,这又激起了官僚士大夫的不满。延熹九年(166年),世家豪族与太学生联合反对宦官,结果李膺等200余人被捕,形成党锢之祸。由于贪腐之风盛行,汉桓帝公开卖官鬻爵,政治更加腐败。而汉桓帝本人荒淫腐朽、游乐无度,后宫中的嫔妃多达五六千人,创东汉历代帝王之最!

永康元年(168年),汉桓帝驾崩,享年36岁。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汉桓帝后宫嫔妃众多,可他却并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


汉桓帝


十二、汉灵帝刘宏(168——189年在位)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玄孙。永康元年(168年),汉桓帝驾崩,因无子,窦太后立刘宏为皇帝。刘宏继位之初,窦太后之父窦武计划铲除宦官,结果事泄,宦官集团连夜采取行动,一举诛灭窦氏外戚,窦太后被迫迁居南宫云台。

汉灵帝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他巧立名目搜刮钱财,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光和三年(180年),汉灵帝力排众议,立何氏为皇后。她的大哥何进和二哥何苗也被招入朝廷担任要职。东汉王朝最后一幕戚宦相争开始上演。

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凉州叛乱数年不息。虽然最后黄巾起义被平定,但是由于权力下放,地方军阀割据的现象已经愈发明显,东汉王朝名存实亡。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时年33岁。

黄巾起义


十三、汉后少帝刘辩(189年5月15日——9月28日在位)

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由于年幼,朝廷实权掌握在母亲何太后和舅舅大将军何进手中。少帝在位时期,地方军阀割据严重,中央政府的威望已经不复存在。刘辩继位后,很快便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避祸。最终,外戚势力与宦官势力同归于尽,为祸东汉王朝80多年的戚宦相争局面结束。而此时的东汉王朝在经历过一连串的政变与农民起义的连续打击之后,日渐衰微。


刘辩回宫后,受制于凉州军阀董卓,随即被废为弘农王,他也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辩被逼自尽,年仅14岁。

汉后少帝


十四、汉献帝刘协(189——220年在位)

东汉王朝末代皇帝,汉灵帝刘宏次子,后少帝刘辩异母弟,字伯和。刘协幼时由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深得其父汉灵帝的喜爱。在汉灵帝即将驾崩之时,他还想让蹇(jiǎn)硕立刘协为帝,但被大将军何进挫败,蹇硕也被杀死。之后,刘辩得以顺利继位。

汉少帝即位后,封刘协为渤海王。十常侍之乱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在司空董卓拥立下,刘协即位为帝。王允巧计诛杀董卓后,汉献帝又遭到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的挟持。乘着李郭二人内讧火并之际,汉献帝在杨奉和董承等人的护送下,逃出长安,辗转东行。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于洛阳,随后迁都许昌,刘协再次沦为傀儡皇帝。建安五年(200年),刘协下衣带诏,联络董承等人,企图剪除曹操,夺回皇权,结果事败,董承等人均被杀害。建安十九年(214年),汉献帝联合伏皇后和其父伏完起兵反曹,又遭失败,伏氏一族数百人被处死。自此以后,汉献帝再也无力反抗,只好纵容曹操父子专权,东汉王朝向曹魏政权转化的历史大势已不可逆转!

汉献帝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在其子曹丕的逼迫下,汉献帝只好禅让退位,降为山阳公,保留天子礼仪,东汉灭亡!青龙二年(234年),汉献帝去世,享年53岁。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形势图


与西汉王朝相比较,东汉一朝就显得逊色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人只能想起西汉,而很少提及东汉的原因。当人们提起东汉的时候,更多的想到的都是东汉末年分三国,而很少有人去认真的了解过东汉王朝的历史。作为大一统帝国的东汉王朝,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感的确不是太高,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可否认东汉王朝进一步将汉文化圈传播四方、发扬光大。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东汉王朝还是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东汉疆域图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