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县----古为武罗国

2024-12-10 08:55:24

武邑县是河北省衡水市下辖县,总面积830平方公里,总人口35.5万人。

新时代广场

一、历史沿革

1、夏为武罗国。战国为赵国地。秦属巨鹿郡。

西汉时期的武邑与观津

2、西汉置武邑县,治今县址,属信都国。西晋太康十年(289年)置武邑郡,北魏属武邑郡。北齐天保中废。

3、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县,属冀州,大业初属信都郡。唐属冀州。五代后皆属冀州。

4、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1年属晋察冀边区。

5、1949年属衡水专区,1952年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并入衡水县。1962年复设武邑县,属衡水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6年划归衡水市。

二、地名来历

武罗国是衡水地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古代国名之一。建于距今约四千年前的夏朝,是后羿贤臣武罗的封国。由于年代久远,各类史书记载不详。据《路史·国名纪》:武“《世本》云:夏武罗国,冀都之武邑”。武邑县因古武罗国为名。

三、历史古迹

1、窦氏青山墓又名“安成候墓”,位于武邑县县城东14公里的青冢村南边。占地36582平方米,是汉文帝皇后窦猗房的父亲窦青的坟墓,因窦青被汉室封为安成候,故又称安成候墓。

2、龙店墓群。位于武邑县县城西北10公里的龙店村北。为宋代墓,其中一墓有墓室三个,绘有壁画、人物形象生动,出土有字砖、白陶碗、陶盘。宋墓西300米,有一汉墓,出土有铜马腿、铜镜、双耳环、香炉、龙火勺等。

3、东昌故城。在武邑县县城东北14公里相城街村西北隅,东昌故城年代久远,上古黄帝时封昌若于此。汉高祖改东昌县,属信都国。后属安平国、信都郡和冀州。公元627年废,其地入武邑县。

4、观津古城。古观津,春秋战国时为名城邑。汉高祖改观津县,原信都国经汉、晋南北朝、隋数代几置几废。唐贞观元年归入武邑县。时近八百年。后逐渐演化为村,称观津村,1948年划为前观津、东观津、西观津。

5、东岳行宫,俗称天齐庙,遗址在县城东南角。元延年间,县人李琼建七十五司之祠。清顺治、道光、咸丰、同治年间三次重修。

四、著名人物

1、窦漪房:即窦太后(公元前205-公元前135年或公元前129年),西汉清河郡观津人(今河北省武邑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文帝之皇后,汉景帝之母,是西汉时期的一代女政治家。

2、窦婴:窦婴是窦太后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元光四年初,窦婴死。

3、张载:字孟阳,西晋文学家,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

4、张协:西晋文学家。字景阳。曾任公府掾、秘书郎、华阳令等职。永宁元年(301),为征北将军司马颖从事中郎,后迁中书侍郎,转河间内史,治郡清简。惠帝末年,天下纷乱,辞官隐居,以吟咏自娱。永嘉初,复征为黄门侍郎,托病不就。后逝于家。

5、张亢:字季阳, 张协之弟,约晋怀帝永嘉初年前后在世。亢才藻虽不及二兄,独解音乐、伎术,与载、协并称“三张”,中兴初(公元三一七年左右)过江,拜散骑侍郎,领著作郎。出补乌程令,入为散骑常侍,复领著作。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