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就业方向 、薪酬怎么样?听听专业前辈怎么说

2024-09-18 10:37:43


1、背景简介

工作年限超过15年,历任程序员、工程师、产品经理、研发经理,带过团队、创过业;既有大厂工作经验(超过6年),也带过早期创业团队(豪华配置,草根配置都有)。一线研发经验超过10年,管理经验也有不少。校招和社招都参与过,亲自筛选简历超过千份,面试候选人小几百。曾经担任过某大厂技术委员会的评委,负责工程师的晋升评审;曾经担任过某大厂产品委员会评审,负责产品策划和产品运营的晋升评审。

2、关于计算机这个学科

第一,计算机学科是以数学为基础的高级交叉学科,既有理科部分,也有工科部分。理科部分(人工智能、信息学等)还在快速发展;工科部分,从计算机学科目前的发展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在与计算机学科进行交叉,产生大量的交叉应用,并且实打实的促进了各个学科的发展。举一个非常偏门的学科,古汉语,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程序进行断句。

第二,计算机学科从诞生那一刻开始就在不断地拓展边界,仍然会在很长的时间里,继续深刻影响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

第三,计算机学科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超过20年)仍然是炙手可热的学科,无论是就业环境还是职业发展。

第四,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编程语言必不可少,《数据结构与算法》是核心。根据方向不同,需要增加额外的核心课程。按照通常的软硬件划分,偏硬件方向,《模电》《数电》《编译原理》必不可少;偏软件方向,《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必不可少;按照行业岗位划分,那就太多了,规律是一定和行业本质紧密联系。

第五,对于计算机学科的就业来说,很多人说已经饱和了,甚至劝退了很多人。我认为大可不必,作为一个职业,学历贬值是正常过程(任何一个学科均如此)。对于优秀的人才,任何时候都是紧缺的。(虽然是废话,但成为优秀人才的路径是畅通的,只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就能够达到)。

3、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就业选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百搭专业,或者说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中的基础专业,其他的专业大多是和非计算机专业的交叉专业。所以,学好核心课程后,再学其他课程是比较优秀的策略。如果让我推荐,肯定是推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是一个就业方向最宽的本科专业,可以本科参加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

就业首先要考虑企业规模,不同的企业规模,需要准备的条件是非常不同的。

公务员和央企国企可以划分为一类,基本上第一学历双一流985&211,硕士研究生起步。

外企和互联网(私企)可以划分为一类,大厂基本上和上述相同。

私企大厂可以划分为一类,一般要求本科以上。

私企小厂可以划分为一类,一般要求专科以上。

其次要考虑行业特性,不同的行业天花板也不同。

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行业,例如:游戏、通信、互联网、通用软件等,对于研发类的岗位是很友好的,无上限;游戏公司如米哈游、腾讯游戏;通信行业如华为;互联网如腾讯、头条、百度、阿里、美团等;通用软件公司如东软集团、用友网络、神策数据等。

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支撑力的行业,例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物联网、机器人等,对于研发类的岗位是很友好的,无上限;造车新势力、各类手机公司(小米、荣耀、OPPO)、地平线、大疆等。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行业,例如:移动公司、银行、保险、证券等,对于研发类的岗位是相对认可的,有上限。

以计算机技术为辅助的行业,例如:石油、电力、媒体等,研发类岗位不多,运维和运营类岗位为主,单独靠计算机专业,职业发展受限。

有一类行业特殊,与军工类企业相关的,因为各种原因,转行的代价比较大。

再次要考虑个人兴趣,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也会大有不同。

以计算机科学为兴趣的,可以考虑科研和研发方向,看似枯燥,实则乐趣无穷。(比基础学科有乐趣的多)

以计算机技术为快速变现的,可以考虑销售和运营类岗位,毕竟这类岗位本科毕业甚至专科就可以胜任。

以计算机技术为谋生手段的,可以考虑研发方向和产品策划(经理)方向,毕竟能解决多大多难的问题,收入水平是相称的。例如:能够带队完成百万甚至千万用户的电子商务系统的架构师是不可多得的。

以计算机技术为业余爱好的,可以考虑任意方向,毕竟混口饭吃完全没问题。

最后要考虑个人和家庭财务情况,

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同学,现阶段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相对还是容易的,并且推荐研发方向,基数大、选择多。如果赶上风口,那么一切都不愁了。例如:目前阶段芯片行业是妥妥的当红炸子鸡。

来自一二三线城市或者富裕家庭的同学,各位随意,高兴就好。

4、介绍一下我最熟悉的互联网大厂技术(产品)岗位评审、薪酬的情况。

名词解释:专业岗和管理岗

专业岗一般按照职能划分,市场和销售、产品策划(经理)和技术研发、总务支持等,有非常细致的级别划分。(各个公司大同小异)

管理岗是负责管理团队的,一般不超过5级,CXO、事业部总裁、总监、经理、主管。

一般情况下,专业岗和管理岗有对应关系,例如:专业岗-L10 = 管理岗-总监

以产品策划(经理)和技术研发的专业岗评审为例进行介绍。

第一,流程相关;

一般为一年两次,由人力资源部门发起,申请人准备述职材料,评审委员会评审,部门和事业部(群)确认,人力资源部发布。(高级别可能由高管发布)

第二,指标相关:(细节不展开)

一般分为两大类:软指标、硬指标;

软指标包括: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

硬指标:业务能力、专业知识、项目管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团队影响力、知识传递等;

第三,专业级别:

一般分为12、15或者24级,每一个级别对应不同的能力要求。评审时,评委根据能力要求对候选人进行打分;

第四,评审相关:

一般情况下,级别越低的评审,经理的推荐影响越大。级别越高的评审,需要越高的评审委员会(没有专业岗的经理不能参与)确认。

一般情况下,每一次评审,对于每一个级别的评审通过人数是有比例要求的,宁缺毋滥。

第五,薪酬相关

专业岗的薪酬与级别直接挂钩,每一个级别的岗位对应的薪酬都是一个范围值,大级别的岗位差距也对应的薪酬的巨大差距。例如:L8级别的薪酬总包超过百万,L4级别的薪酬总包20万左右。

每一次岗位晋升评审发布之后,人力资源部发起调薪流程。即晋升意味着加薪。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